什么叫否定之否定规律?

25零度的寂寞。时间:2024-07-05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即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最终达到自我完善和前进上升的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复杂性。这一规律的核心思想是: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实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

首先,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共同构成了事物的矛盾。

其次,辩证的否定观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础。它认为,否定不是简单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包含肯定的否定。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否定中保留了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完善。

具体来说,否定之否定规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 肯定阶段:这是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事物在这一阶段保持其存在的状态,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2. 否定阶段:在这一阶段,事物内部的矛盾激化,否定方面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对肯定方面进行否定,导致事物发生质变,形成新的状态。

3. 否定之否定阶段:这是事物发展的最高阶段,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既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其积极因素,实现了自我完善和前进上升。

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这种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具体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总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强调事物通过自我否定,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