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加石灰的作用

在污水处理中加石灰的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沉淀去除杂质和消毒杀菌。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是一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pH值: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有机物的降解、硝化反应等,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污水pH值下降。加入石灰可以中和酸性物质,提高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的状态,有利于后续处理工艺的进行。通常,污水的pH值应控制在6.5-9之间。
2. 沉淀去除杂质:石灰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硫酸盐等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等沉淀物,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杂质。这些沉淀物可以通过沉淀池进行分离,降低污水中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的含量。
3. 消毒杀菌:石灰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可以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此外,石灰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等物质,也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4. 改善水质:石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可以改善水质。例如,石灰可以与污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难溶的磷酸钙沉淀,从而降低污水中磷酸盐的含量,减少对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5. 节省处理成本: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石灰可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例如,石灰可以去除污水中的部分悬浮固体,减少后续沉淀、过滤等工艺的处理负荷。
具体操作过程中,石灰的投加量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而定。一般情况下,石灰的投加量为每立方米污水1-3公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现场试验来确定最佳投加量。
总之,在污水处理中加石灰具有调节pH值、沉淀去除杂质、消毒杀菌、改善水质和节省处理成本等多重作用,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