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如何规定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并结合公司估值、投资者类型、资金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非公开发行股票,又称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的一种方式。其定价规定如下:
1. 市场化定价原则: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应当基于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即参照公司股票在发行前一定时期内的市场交易价格,结合公司的基本面、行业状况、市场供需等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发行价格。
2. 董事会决议:上市公司董事会应根据市场化定价原则,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提出股票发行价格的具体方案。董事会决议应当包括定价依据、定价方法、定价结果等内容。
3. 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提出的股票发行价格方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4. 投资者类型: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可以是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或特定自然人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可能对股票的定价有不同的影响。
5. 资金需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资金需求量也是定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发行价格应能够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要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回报。
6. 锁定期: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锁定期为18个月至36个月不等,且锁定期内的股票不得减持。锁定期结束后,股票可以按照减持规则进行转让。
7. 监管机构审核: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还需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监管机构会审核发行价格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是否存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
总之,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定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