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说的是哪种动物

扑朔迷离通常用来形容“兔子”。
“扑朔迷离”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具体出自《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成语的本意是形容兔子奔跑时的姿态,因为兔子跑动时前肢和后肢的动作往往不一致,看起来显得混乱和难以捉摸。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事物复杂、难以理解或者情况不明朗。
兔子作为成语“扑朔迷离”的比喻对象,是因为它们活泼机敏,行动迅速,且常常在草丛中跳跃,给人们一种难以捉摸的印象。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扑朔迷离”来形容复杂的事件、谜团或者难以解释的现象。
在《诗经》中,原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其中“扑朔”和“迷离”并不是直接描述兔子的,而是用来形容雎鸠(一种水鸟)的行为,但后来人们误将“扑朔”与兔子联系起来,形成了这个成语。
总的来说,“扑朔迷离”的成语故事和兔子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语言在流传过程中的演变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