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比较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存款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存款来源、创造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原始存款,顾名思义,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直接存入银行的存款。这类存款是银行经营活动的起点,是银行开展各种资产业务的基础。原始存款的特点在于,其来源主要是客户的现金存入,且在存款总量中占据较小比例。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银行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其余部分则可用于放款等资产业务。由于原始存款的来源有限,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处于被动地位。
派生存款,则是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等方式创造的存款。派生存款的形成过程如下:客户取得银行贷款后,通常不会立即提取现金,而是将其转入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活期存款。随后,接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同样会保留一部分法定准备金,将其余部分用于放款,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存款。这种通过银行转帐方式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就称为派生存款。
与原始存款相比,派生存款具有以下特点:
1. 创造机制:派生存款是通过银行贷款等资产业务创造的,而原始存款则是客户直接存入银行的现金。
2. 影响因素:派生存款的形成受到通货比率、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等因素的影响。例如,通货比率越高,派生存款数量越少;法定准备率越高,派生存款数量也越少。
3. 存款总量:派生存款的数量远大于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存款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总之,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在存款来源、创造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商业银行存款体系,以及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