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官大还是村支书大

村支书大于村官。
在中国的农村基层组织中,村支书和村官是两个不同的职务,它们在权力和职责上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村支书在权力上要大于村官。
村支书,全称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的党支部书记,是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负责村党支部的工作。村支书是党的基层干部,代表党在农村基层的工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执行者。村支书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领导村党支部的工作,负责村党支部的决策和执行;领导和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等。
村官,通常指的是村委会主任,是村委会的负责人。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负责村委会的全面工作,领导村委会的工作;组织村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推动村民自治的发展;负责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改善;协调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等。
从权力结构上来看,村支书是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而村官是村委会的负责人。村党支部是村级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村支书作为党支部书记,其权力来源于党的授权,具有更高的权威性。而村委会虽然也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机构,但其权力来源于村民,村官的权力相对较小。
在实际工作中,村支书对村官有一定的指导和监督职责,村官需要服从村支书的领导。村支书在决策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特别是在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上,村支书的意见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可以说村支书在权力上大于村官,这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中权力结构的一种体现。当然,这种权力关系并非绝对的,在实际工作中,村支书和村官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村级组织的和谐发展和村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