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贫困户的程序是什么

纳入贫困户的程序通常包括申请、审核、公示和批准等步骤。
纳入贫困户的程序是一个严格且规范的流程,旨在确保贫困家庭的准确识别和帮扶。以下是具体的纳入贫困户的程序:
1. 申请阶段:
贫困户本人或其代理人向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申请书中需详细说明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收入状况、财产状况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
2. 入户调查:
村(居)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旨在核实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等是否符合贫困标准。
3. 民主评议:
根据入户调查的结果,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民主评议会议。
会议中,村(居)民代表对申请家庭的贫困状况进行评议,并提出是否纳入贫困户的建议。
4. 公示阶段:
村(居)民委员会将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天。
公示期间,任何村民都可以对评议结果提出异议,村(居)民委员会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5. 审核批准:
经过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被驳回后,村(居)民委员会将申请材料上报至乡镇(街道)扶贫办公室。
乡镇(街道)扶贫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再次入户调查。
6. 乡镇审核:
乡镇(街道)扶贫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将材料报送至县级扶贫部门。
县级扶贫部门对材料进行最终审核,确认无误后,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贫困户。
7. 信息录入:
县级扶贫部门将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
通过上述程序,贫困户得以被正式纳入扶贫体系,享受相应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这一程序的严格执行,有助于确保扶贫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贫困家庭的精准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