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起泡是怎么回事

16相思蛊时间:2024-07-04

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起泡是指电镀过程中,镀层表面出现鼓起或气泡的现象,这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起泡是一个常见的工艺缺陷,它涉及到电镀工艺的多个环节。以下是导致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起泡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1. 原材料和压铸工艺问题:

杂质含量:压铸锌合金中铅、镉等杂质含量高,这些杂质在电镀过程中可能形成气泡。

压铸模具设计:模具设计不当或预热温度不合适,可能导致压铸件表面产生应力或气孔,进而影响电镀层。

2. 镀前处理问题:

表面处理不彻底:打磨过度破坏了压铸件表面的致密层,抛光过程中产生过热形成表面惰性区,以及除蜡除油清理不彻底,都可能导致镀层起泡。

电镀前处理方法:使用不当的酸洗或活化处理,例如过强的酸或碱,也可能导致镀层起泡。

3. 电镀工艺问题:

置换镀:在打底电镀过程中出现置换镀,导致镀层起泡。

多层电镀:多层电镀中,孔隙中含镀液,可能导致镀层起泡。

4. 其他因素:

模具排气不良:型腔中的气体、涂料挥发出的气体、合金凝固析出的气体在模具排气不良时,最终留在铸件中形成气孔,导致电镀后起泡。

晶间腐蚀:锌合金中的有害杂质如铅、镉、锡聚集在晶粒交界处导致晶间腐蚀,金属基体因晶间腐蚀而破碎,电镀加速了这一过程,受腐蚀的部位会膨胀将镀层顶起。

解决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起泡的措施包括:

优化原材料和压铸工艺:确保锌合金中杂质含量符合标准,优化模具设计和预热温度。

加强镀前处理:确保除蜡除油彻底,使用合适的酸洗和活化处理方法。

调整电镀工艺:避免置换镀,优化多层电镀工艺。

改善模具排气:确保模具排气良好,减少气孔的形成。

控制晶间腐蚀:通过适当的电镀液成分和工艺控制,减少晶间腐蚀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锌合金压铸件电镀起泡率,提高电镀层的质量。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