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从地底挖出如何处理才能用

煤从地底挖出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洗选、破碎、干燥等处理步骤,才能被有效利用。
煤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底挖出的原煤,由于其含有的杂质较多,不能直接用于发电、工业生产等,因此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才能被有效利用。
1. 洗选:原煤中含有大量的灰分、硫分等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煤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因此,首先要对原煤进行洗选。洗选过程主要包括浮选、重选、磁选等方法,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将煤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煤的纯度。
2. 破碎:洗选后的煤炭往往块度较大,不便于运输和储存。为了提高煤炭的运输效率,需要将煤炭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破碎过程中,一般采用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设备,将煤炭破碎到所需的粒度。
3. 干燥:煤炭在地下长期储存,表面往往含有一定的水分,称为“原生水”。此外,煤炭在洗选、破碎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会影响煤炭的储存、运输和燃烧。因此,需要将煤炭进行干燥处理,将其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标准。干燥方法有自然晾晒、热风干燥等。
4. 筛分:干燥后的煤炭颗粒大小不一,为了提高燃烧效率,需要将煤炭进行筛分,将其分成不同粒度的煤炭。筛分设备有振动筛、圆盘筛等。
5. 储存:经过上述处理的煤炭,需要储存于仓库中,等待进一步的销售和利用。储存过程中,要确保煤炭的质量不受影响,防止煤炭自燃、氧化等。
6. 输送:储存好的煤炭,需要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用户处。常见的输送设备有皮带输送机、斗提机等。
经过以上处理步骤,从地底挖出的原煤才能被有效利用。这些处理不仅提高了煤炭的燃烧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还保证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