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的级别怎么划分

风力的级别通常根据风速来进行划分,国际上最常用的划分标准是蒲福风级(Beaufort scale)。
风力的级别划分是为了方便描述和记录风的大小。在气象学中,最著名的风力划分标准是蒲福风级,它由英国海军中校弗朗西斯·蒲福(Francis Beaufort)在1805年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全球。蒲福风级将风力分为0到12共13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对应的风速范围和特征描述。
以下是蒲福风级的具体划分:
1. 无风(0级):风速小于0.2米/秒,人们几乎感觉不到有风。
2. 轻微风(1级):风速0.2-1.5米/秒,树叶微微摇动。
3. 微风(2级):风速1.6-3.3米/秒,纸张在空中飘动。
4. 和风(3级):风速3.4-5.4米/秒,小树枝摇动。
5. 清风(4级):风速5.5-7.9米/秒,树叶和纸张被吹动。
6. 强风(5级):风速8.0-10.7米/秒,树枝摇动,纸张被吹散。
7. 疾风(6级):风速10.8-13.8米/秒,小树被吹动。
8. 大风(7级):风速13.9-17.1米/秒,大树枝摇动。
9. 烈风(8级):风速17.2-20.7米/秒,树枝折断。
10. 暴风(9级):风速20.8-24.4米/秒,树被吹倒。
11. 飓风(10级):风速24.5-28.4米/秒,房屋屋顶被吹走。
12. 狂风(11级):风速28.5-32.6米/秒,树木被连根拔起。
13. 飓风(12级):风速32.7米/秒以上,极端天气现象,如龙卷风。
除了蒲福风级,还有其他的风力划分标准,如美国的风力等级划分和欧洲的风力等级划分。这些标准虽然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基本的风力范围和描述是相似的。
风力的大小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影响出行、衣物穿着等,还对农业、航海、航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风力的划分对于预测和应对各种天气现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