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的主管部门是什么

中小学学校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局。
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局。教育局是负责管理地方教育事务的政府机构,通常隶属于地方政府,如省、市、县一级政府。教育局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1. 制定和实施地方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2. 管理学校:对中小学进行行政管理,包括学校设置、招生、教学、师资培训、学校财务等。
3. 教育质量监督:监督和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确保教育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4. 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和资金,确保教育公平,支持薄弱学校的发展。
5. 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如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6. 教育法规执行:负责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维护教育秩序。
不同层级的教育局对应不同的管理范围,例如,省级教育局负责全省范围内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市级教育局则负责市辖区内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此外,教育局下面通常设有基础教育科或义务教育科等专门部门,负责具体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
总的来说,教育局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管部门,在确保国家教育政策落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