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派是什么时候

1758、唔猫时间:2024-07-03

古典学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古典学派是经济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一学派的核心观点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和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其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自由竞争能够引导经济走向最优状态。

古典学派的主要理论包括:

1. 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

2.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效率低,它也可以通过专注于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来获得利益。

3. 人口理论: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将超过食物供应增长的观点,这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古典学派在19世纪中叶逐渐被边际效用学派所取代,但它的理论和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