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国四国五怎么划分

柴油车国四国五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排放标准的不同,具体来说,是根据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颗粒物(PM)和颗粒物数量(PN)等指标来区分。
柴油车国四国五的划分反映了我国对柴油车排放控制的要求不断升级的过程。以下是具体的标准划分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1. 国四排放标准:
国四标准是我国第四阶段轻型汽车和重型汽车的排放标准,实施时间为2013年。这一标准对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限值有所降低,相比国三标准,轻型车NOx排放降低了25%,重型车NOx排放降低了43%。同时,国四标准也对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的排放限值进行了调整,以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2. 国五排放标准:
国五标准是我国第五阶段的排放标准,自201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相比国四标准,国五标准在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限值上进一步降低,轻型车NOx排放降低了25%,重型车NOx排放降低了43%。此外,国五标准还提高了对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HC+NOx)总和、颗粒物浓度(PM)的要求。国五标准还引入了颗粒物粒子数量(PN)和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NMHC)的标准。
国五标准在排放控制上“脱亚入欧”,与欧洲当时的第五阶段排放标准相当,体现了我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
随着国五标准的实施,国四车辆在某些地区的上牌和上路可能受到限制。例如,从2017年7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必须符合国五标准。随后,国四车辆在部分地区将不准上牌,2018年开始,国三国四车辆将不能上路。
随着国五标准的普及,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以进一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在购买柴油车时,消费者应关注车辆是否满足当前的排放标准,避免因不满足要求而无法上路或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