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归还中国情况

帕米尔高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中逐渐归还给中国。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西部边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被誉为“世界屋脊”。自古以来,帕米尔高原就是中国西部的重要领土。但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列强的侵略和领土争端,帕米尔高原的归属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19世纪末,英俄两国为了争夺在中亚的势力范围,对帕米尔高原进行了激烈争夺。1895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密约》,规定帕米尔高原南部划归俄国,北部划归中国。然而,这一划分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了《英俄协定》,规定将帕米尔高原划分为三个区域:南部归俄国,中部归英国,北部归中国。这一划分引起了中国的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对帕米尔高原主权的侵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新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无力解决帕米尔高原的归属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俄两国暂时放松了对帕米尔高原的争夺。
19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帕米尔高原的归属问题。1924年,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规定将帕米尔高原南部划归中国。这一划界得到了苏联的认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帕米尔高原的归属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1950年,中国政府与苏联进行了谈判,最终在1954年签订了《中苏边界条约》,正式将帕米尔高原归还给中国。
此后,帕米尔高原的归属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如今,帕米尔高原已成为中国西部的重要领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帕米尔高原的归还过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在列强的侵略和领土争端中,帕米尔高原的归属问题一度变得复杂。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外交谈判和努力,帕米尔高原最终归还给了中国。这一历史事件充分体现了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