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保护区在哪儿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县域西南部。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该保护区地处邛崃山脉东部,岷江上游的映秀西侧,总面积约20万公顷,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较大的之一,也是四川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卧龙保护区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著称,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区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据统计,保护区内生活着100多只大熊猫,约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10%,使其成为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地理上,卧龙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显著。区内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四姑娘山,海拔高达6250米,而东部木江坪海拔则仅为1150米。这种高差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从亚热带到冰缘环境都有所涵盖。
气候上,卧龙保护区属青藏高原气候区,具有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年均气温约为9.8摄氏度,年降雨量达18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
除了大熊猫,卧龙保护区还拥有丰富的其他动物和植物资源。此外,保护区还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得到了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科研支持。例如,卧龙保护区在2017年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并开创了“大熊猫雪豹双旗舰物种”保护策略,旨在优化保护地的精细化管理,提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卧龙保护区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援建,其中包含了大熊猫项目的23个援建项目,总投资约14.22亿人民币。这些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对于保护区内大熊猫及其它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大熊猫的“熊猫之乡”,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贵基因库,对于科学研究、生态旅游以及区域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