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诈骗有哪些常见的套路

校园诈骗常见的套路包括冒充老师、家长、学生,利用伪基站、木马链接、二维码等手段进行诈骗。
校园诈骗作为一种针对学生群体的犯罪行为,其手段多样,常见的套路有:
1. 冒充老师或家长: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学生或家长的信息,然后冒充老师或家长,发布虚假的缴费通知、奖学金/助学金发放通知等,诱使家长或学生扫码付款或转账到指定账户。
2. 利用伪基站、木马链接:通过伪基站向学生家长群发送含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一旦家长点击下载,诈骗分子就能获取其通讯录信息,进而冒充学校老师、医院工作人员等,谎称学生需要紧急手术费、医疗费等,骗取钱财。
3. 冒充录取高校老师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诈骗分子冒充录取高校老师或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学生,详细报出其基本信息,获取信任后,再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学生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实施诈骗。
4. “校园贷”诈骗:诈骗分子以低利息、免抵押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或者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
5. 游戏装备诈骗:诈骗分子邀请玩家私下交易,以低价销售游戏币或游戏装备,再加收各类费用,受害者往往还没收到约定的装备就被拉黑。
6. 刷单返利类骗局:诈骗分子通过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客、点赞员等,前期以小额佣金获取信任,然后以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骗取更多资金。
这些诈骗套路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学业造成影响。因此,广大师生和家长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