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是按什么分的

27Zander时间:2024-07-04

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是根据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投入强度进行分类的。

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是两种基本的农业生产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农业生产的方式、资源投入的强度以及生产效率。

集约农业,又称为密集农业或精耕细作农业,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通过集中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进行生产。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1. 高投入:在集约农业中,农民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灌溉设施、机械设备等,以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

2. 技术密集:集约农业注重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如良种选育、生物技术、精准农业等,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高效率:由于资源投入集中,集约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通常较高,劳动生产率也相对较高。

4. 环境压力:集约农业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压力,如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等。

粗放农业,又称广种薄收农业,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对较少,采用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1. 低投入:粗放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对化肥、农药等投入较少。

2. 技术落后:粗放农业通常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效率较低。

3. 低产量:由于资源投入有限,粗放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通常较低。

4. 环境友好:粗放农业对环境的压力较小,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两种农业模式的分类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资源投入:集约农业强调资源的高投入,而粗放农业则强调资源的低投入。

生产方式:集约农业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而粗放农业则采用粗放的生产方式。

技术运用:集约农业重视技术进步,而粗放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效率水平:集约农业追求高效率和产量,而粗放农业则追求较低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总的来说,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资源利用效率来划分的,两者反映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策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集约农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