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式工了还用每年签合同吗

转正式工后通常不再需要每年签合同。
在许多企业中,一旦员工从临时工或合同工转为正式工,他们的工作关系就从短期合同转变为长期雇佣。这意味着,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企业也承担了相应的长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每年签合同的做法通常不再适用。
正式工的合同通常是在入职时签订的,包含了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福利政策等内容。一旦合同生效,除非发生合同规定的变更情况(如职位变动、工作地点变动等),否则合同的有效性会持续到合同自然到期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在中国,根据《劳动合同法》,正式工的劳动合同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 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
2.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4. 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
5.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6. 劳动合同的期限。
7.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
8. 违约责任。
由于正式工的劳动合同通常较为全面,且具有长期性,因此每年签合同的做法不再必要。这不仅简化了管理流程,也减少了员工的不必要负担。当然,如果企业内部规定或特殊情况下需要,也可能会有例外情况,但这通常不会是常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