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表现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选贤任能、文武分职、符玺制度、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以及郡县制的建立等方面。
在古代中国,随着历史的发展,政治制度经历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这一转变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选贤任能逐渐成为各国君主的共识。在贵族政治时期,政权主要掌握在世袭贵族手中,而官僚政治则强调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担任官职。例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使得士兵和百姓也有机会通过军功晋升为官。
其次,文武分职,将、相分离。在贵族政治时期,军事和政治权力往往由同一贵族掌握,而在官僚政治时期,军事和政治权力逐渐分离。将帅负责军事,相国负责政治,使得政权更加稳定。
第三,符玺制度的建立。符是调兵的凭证,分为左、右两部分,一半由君主保存,一半由将领保存,两部分合并使用,才能调动军队。玺是君主给予各级官吏的权力凭信,使得官吏的权力更加明确。
第四,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在官僚政治体制下,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如上计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吏考核采取上计制度,每年年初官吏将一年的预算收入、户口、垦田增加等,事先写在木券上,君主执右券,官吏执左券,年终作为考核官吏的依据,予以升降赏罚。
最后,郡县制的建立。郡县制是官僚政治的重要体现,它使得地方政权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在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不再由世袭贵族担任。
总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权力逐渐从世袭贵族手中转移到有才能的人才手中,使得政权更加稳定、高效。同时,这一转变也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