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作业区域应间断测什么浓度

煤气作业区域应间断测量可燃气体浓度。
在煤气作业区域,由于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整个作业区域的环境安全。因此,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必须对煤气作业区域进行间断浓度的测量。
首先,应间断测量的是可燃气体浓度。可燃气体浓度是指空气中的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比例,一旦达到一定比例,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通常,这个比例被称为爆炸极限,不同的可燃气体有不同的爆炸极限。例如,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一般在1%到9%之间。
在煤气作业区域,间断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具体操作如下:
1. 设备准备:使用专业的可燃气体检测仪器,如可燃气体报警器或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2. 测量频率:应根据作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测量频率。通常,在正常作业期间,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在设备检修、抽堵盲板、修理阀门、导管等高风险操作时,应增加测量频率,如每3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间隔。
3. 数据记录:每次测量后,应详细记录测量值,包括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便后续分析。
4. 超标处理:一旦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停止作业、通风换气、疏散人员等,确保安全。
5. 定期校验: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间断测量煤气作业区域的可燃气体浓度是保障作业安全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