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哪4种

荆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越王勾践剑、战国楚帛书、马山砖雕和曾侯乙编钟。
荆州博物馆位于中国湖北省荆州市,是一座集考古发掘、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藏品丰富,其中四件被誉为镇馆之宝,分别是:
1. 越王勾践剑:这件宝剑出土于湖北荆州市荆州区马山楚墓,是春秋晚期越王勾践的佩剑。剑身长55厘米,剑格宽5.6厘米,剑身薄而坚韧,剑刃锋利无比。剑身上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字体遒劲有力,是研究古代铸剑技术和越国历史的珍贵文物。
2. 战国楚帛书: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竹简,于1972年在湖北荆州市沙市区的楚墓出土。帛书共有约1000余字,内容涉及天文、历法、医药、占卜等,是研究战国时期楚文化的重要资料。帛书的发现对研究古代文字、书法艺术以及古代科技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3. 马山砖雕:马山砖雕是东汉时期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于1983年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区马山楚墓出土。砖雕以砖为载体,以雕刻手法表现人物、动物、植物等图案,工艺精湛,形象生动,是研究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和民间工艺的重要实物。
4.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的一套大型青铜编钟,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4件,分三层悬挂,每层8件,最大的一件重203.6公斤。编钟上铸有丰富的纹饰和铭文,是研究古代音乐、铸造工艺和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物。
这四件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代表了荆州博物馆的学术水平和收藏特色,是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