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ISO 9001标准:这是全球广泛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定了建立、实施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2. 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内审应与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保持一致,确保所有活动都围绕这些核心目标进行。
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这些文件详细描述了组织如何实施和控制其过程,以实现质量目标。
4. 法律法规要求:内审必须考虑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确保组织的活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
5. 合同和顾客要求:组织与顾客签订的合同中可能包含特定的质量要求,内审应确保这些要求得到满足。
6. 内部过程和活动:内审应覆盖组织的所有过程,包括设计、生产、服务提供、支持过程等,以评估其有效性。
7. 以往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前一次内审的发现和建议应作为本次内审的参考,以追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8. 风险评估:内审应考虑组织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机遇得到充分利用。
9. 监视和测量数据:通过分析过程绩效数据和顾客满意度数据,内审可以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10. 内部和外部评审:包括自我评估、管理评审、顾客反馈、供应商评估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组织的运作情况。
11. 培训和能力:内审应确认员工具备执行其职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计划内审:确定内审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编制内审计划,并通知所有相关方。
2. 文件评审:审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其符合ISO 9001标准和组织要求。
3. 准备内审检查表:根据内审计划,编制详细的检查表,用于现场审核时收集信息。
4. 现场审核:按照检查表对各个过程进行实地检查,观察操作,收集证据,记录发现。
5. 访谈和观察:与员工进行访谈,观察工作流程,以了解实际操作与文件规定的一致性。
6. 编写审核报告:汇总审核发现,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形成正式的内审报告。
7. 审核报告的评审:由管理者代表或更高层级的管理者对内审报告进行评审,确认问题和建议。
8. 管理评审:将内审结果提交给管理评审,讨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
9.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0. 跟踪和关闭: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认问题已解决,然后关闭相应的非 conformity。
通过这些步骤,内审能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升组织的绩效。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依据丰富多样,涵盖了标准、文件、法律法规、顾客要求等多个方面,确保了内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为组织持续改进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