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19挥剑断天下时间:2024-07-06

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的标志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的爆发。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暂时放下内战,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合作的成立,经历了复杂的背景和一系列事件。

首先,从国际形势来看,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中共的指示是联蒋抗日,而国民政府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要求抗日的压力。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蒋中正对中日外交谈判采取了强硬态度,并调整了对苏联的政策,提出了“打通与共产党的关系”。

其次,从国内政治局势来看,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10月发布的《中央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中,提出了广泛统一战线的策略,认为中国革命的社会基础已经大大扩展,包括小资产阶级、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及一些国民党军官政客也反蒋反日。这一策略为两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的合作契机来自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当时,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攻击,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热潮。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国共两党不得不重新考虑合作的可能性。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在8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宣布对日作战,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开始。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其中,军事合作尤为显著,如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参与抗日战争。这一合作虽然存在诸多矛盾和摩擦,但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之,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的标志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和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宣言》的发表,这一合作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