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以前是干嘛的

滕王阁最初是唐代洪州都督李元婴为别居而建。
滕王阁,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它始建于唐朝,具体时间为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653年),由当时的洪州都督、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李元婴因其封号为“滕王”,所以这座阁楼得名“滕王阁”。
滕王阁最初的功能是作为李元婴的别居,即他调任洪州都督时的住所。李元婴在永徽三年(652年)迁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为了方便居住,便建造了这座阁楼。滕王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很快成为了赣江东岸的标志性建筑。
20多年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对滕王阁进行了首次重修。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在此作文记事,途经此地的王勃在此时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使得滕王阁名扬四海。
滕王阁历经多次兴废,至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滕王阁是按照1982年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于1989年重建而成,是一座仿宋朝木结构样式的建筑,共九层,净高57.5米。它不仅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