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分析教师即研究者的概念

教师即研究者,是指教师不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还应当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不断深化对教育的理解和专业能力。
1. 概念溯源:教师即研究者的概念,源自于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传统上,教师主要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参与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进中。
2.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尽管“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被广泛提倡,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成为研究者。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研究能力、时间、资源以及研究的动力。
3. 专业发展: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即研究者强调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研究方法:教师作为研究者,应当掌握质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访谈、案例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来深入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实际情况。
5. 研究目的:质的研究倡导教师即研究者,其目的是使教师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通过研究,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现象,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
6. 存在的问题:目前,教师的研究行为存在功利化倾向,许多教师搞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是为了满足某种功利性需要,这导致了浮躁的研究风气。
综上所述,“教师即研究者”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促进自身和学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