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和老高考有什么不同

新高考与老高考在考试科目、选考模式、评分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新高考与老高考的主要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科目:
老高考: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以及文科(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的选考科目。考生需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科目组合。
新高考:在保持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选考科目更加灵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科目组合。
2. 选考模式:
老高考:选考科目通常在高中三年中的某个阶段集中进行,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选考科目的考试。
新高考:选考模式更加分散,考生可以在高中三年内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准备情况,选择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选考科目的考试。
3. 评分标准:
老高考:采用传统的百分制评分,各科目的分值固定,考生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招生环节。
新高考:采用等级制评分,部分科目可能采用赋分制,更加注重学生的相对表现而非绝对分数。这种评分方式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4. 招生录取:
老高考:招生录取通常以总分排名为主,考生需要在全国或本省的招生计划中竞争名额。
新高考:部分省份实行“3+3”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加上三门选考科目,招生录取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选考科目成绩。
总的来说,新高考在保持原有高考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选拔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