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的历次制定与修订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党章的制定与修订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党章作为党的总章程,其制定与修订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集中体现。以下是党章历次制定与修订的主要历程:
1. 一大到六大党章(1921-1928):这一时期的党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特点。其中,一大党纲于1921年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2. 七大党章(1945):七大党章是在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订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七大党章对党的性质、纲领、组织原则、党的纪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
3. 八大党章(1956):八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这一时期,党章在七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提高,对党的性质、纲领、组织原则、党的纪律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4. 十二大党章(1982):十二大党章吸取了历届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在七大、八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写成。此后四十年来,党章的基本内容保持稳定,在党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十六大党章(2002):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时期,党章对党的性质、纲领、组织原则、党的纪律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6. 十七大党章(2007):十七大党章共11章53条,主要修改内容共有15条。这一时期,党章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章总纲增写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
7. 十九大党章(2017):十九大党章分为总纲和11个章节,共55个条款。这一时期,党章根据党的十九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进行了适当修改。
总之,党章的历次制定与修订,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党章作为党的总章程,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