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是谁下令开凿的

隋朝大运河是由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的。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的一项重大工程。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不久,便开始筹划这一宏伟的工程。隋炀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隋朝的统一局面,同时也为了解决南北物资运输和军事调度的难题,决定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隋炀帝在位期间,大运河的建设历时六年,动员了百万士兵和民工。这一工程规模宏大,涉及到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全长五千多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由多条渠道组成,包括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永济渠等,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络。
通济渠从洛阳引黄河水,东南流入汴水,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水运;邗沟则从淮河连接长江,使得江南地区的物资可以顺利运往北方;江南河则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到达余杭(今浙江杭州),使得南方的水路交通更加便利;永济渠则利用沁水、淇水等水源,北至涿郡(今北京),加强了北方与南方的联系。
大运河的开凿不仅极大地促进了隋朝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通过运河,隋朝政府能够将南方的粮食和物资运往北方,满足都城和军队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御。此外,大运河的开通还带动了沿岸城镇的繁荣,促进了商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隋炀帝杨广为了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南北联系而实施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古代水利和交通建设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