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的发明历程是怎样的过程

条形码的发明历程是一个跨越数十年的渐进过程,从最初的简单想法到成熟的商业应用。
条形码的发明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约翰·科芒德(John Kermode)提出了在信封上使用条码标记以实现邮政单据自动分检的创意。他设计的条码标识(科芒德码)非常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两个条表示数字2,依此类推。科芒德还发明了基本的条码识读设备,包括扫描器、边缘定位线圈和译码器。
然而,这一时期的条形码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大规模应用。直到40年代末,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他们设计的“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形码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这种码无法印制出来。
20年后,乔·伍德兰德成为IBM公司的工程师,发明了通用产品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简称UPC),这是北美统一代码UPC码的奠基人。这一创新使得条形码技术得到了实际应用和发展。到了70年代,条形码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邮政等领域。
在1959年,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rd Feussel)等发明家提出了一种由七段平行条组成的数字0-9编码方式,尽管这种码在机器识读和人眼阅读上都存在困难,但它促进了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60年代后期,E·F·布宁克(E·F·Brinker)申请了将条形码标识在有轨电车上的专利。到了7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零售业的发展,条形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商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