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是上一年的

是的,公积金的缴存基数通常是上一年度的收入。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在中国,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一般是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确保公积金的缴存与职工的收入水平相匹配,同时也便于管理。
具体来说,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统计上一年度工资:首先,需要统计上一年度的月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有应计入工资的项目。
2. 计算月平均工资:将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除以12个月,得到月平均工资。
3. 确定缴存基数:根据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规定,确定一个最低和最高的缴存基数范围。职工的缴存基数通常在这个范围内,超出部分可能不予纳入公积金缴存。
4. 调整缴存比例:职工和单位需要根据规定的缴存比例(如5%-12%不等,具体比例由当地住房公积金政策决定)来确定各自应缴纳的公积金金额。
5. 缴存执行:一旦缴存基数确定,职工和单位需按照约定的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进行公积金的缴存。
这种以上一年的收入作为缴存基数的做法,有助于保障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便于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公积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不过,这也意味着职工的公积金缴存金额可能会因为收入变化而出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