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激光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60年。
激光,即“受激辐射光放大”的简称,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光束,具有单色性、相干性和方向性好等特点。激光的诞生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光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激光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积累。以下是激光诞生的一些关键历史节点:
1.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为激光理论奠定了基础。他认为,光是由一系列离散的能量包组成的,这些能量包被称为光子。
2. 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哈特里(Charles H. Townes)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这是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受激辐射是指当光子与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时,原子或分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并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再释放出一个与原光子相同频率、相位和传播方向的光子。
3. 1953年,查尔斯·哈特里和他的同事阿瑟·肖洛(Arthur Schawlow)发表了关于受激辐射的光放大原理的论文,提出了实现激光的方案。他们设想了一种通过外部泵浦源来激发工作物质,从而产生激光的方法。
4.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梅曼(Theodore Maiman)在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这台激光器使用红宝石晶体作为工作物质,通过闪光灯提供泵浦源。梅曼的成就标志着激光的正式诞生。
5. 1960年后,激光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激光器相继问世,包括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激光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包括通信、医疗、工业加工、科研、军事等多个方面。
总之,激光的诞生是物理学、光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从20世纪初的光量子假说到20世纪60年代激光的正式诞生,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智慧。激光的诞生不仅为人类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