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的那种大块的碱叫什么

以前用的那种大块的碱叫苏打或纯碱
苏打,又称纯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名为碳酸钠(Na2CO3)。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大块固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在日常生活中,苏打广泛用于洗涤、烹饪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苏打的发现和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苏打作为洗涤剂。在中国,苏打的使用也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宋代,苏打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苏打的主要用途包括:
1. 洗涤剂:苏打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可以中和油脂和酸性物质,因此在洗涤剂中常被用作去污成分。例如,在厨房中,用苏打粉和温水制成的溶液可以用来清洁灶台、水池等。
2. 烹饪:在烹饪中,苏打可以用作膨松剂,帮助面食等食品在烘烤过程中膨胀。此外,苏打还能中和酸性物质,使食物口感更加美味。
3. 医疗用途:苏打在医疗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如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等症状。
4.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苏打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玻璃、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等行业。
苏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物如碱湖、碱土等。工业上,苏打主要通过索尔维法(Solvay process)和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法)等方法生产。
索尔维法是生产苏打的主要工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氨和二氧化碳与食盐(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经过加热分解,得到苏打和二氧化碳,同时氯化铵作为副产物回收。
侯氏制碱法是一种改良的索尔维法,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在我国,侯氏制碱法已成为生产苏打的主要方法。
总之,苏打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了解苏打的性质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