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教育论是什么意思

实质教育论是一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强调学科内容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本身具有价值,教育应注重知识的传授。
实质教育论起源于19世纪,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等。这一理论强调教育应该以实质性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认为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获得实际能力和智慧。实质教育论主张以下几点:
1. 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应该教授那些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如数学、自然科学、文学和历史等。
2. 知识的传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批判性思维。学生应该通过记忆、理解和应用来掌握这些知识。
3. 教学方法:实质教育论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背诵和练习等,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4.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实质教育论与形式教育论相对立,后者认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实质教育论的影响下,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然而,这种理论也受到了批评,因为它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