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常用木材有哪些种类

中国古建筑中常用的木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杉木、松木、粟木、榉木、柏木、香樟、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金丝楠木等。
中国古建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其中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对古建筑的外观、结构和文化内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中国古建筑常用木材的详细介绍:
1. 杉木(SHAN木):杉木因其抗腐性能和抗压性能稳定,不易被虫蛀,且木材自重轻不易变形,是较为理想的建筑材料。在古建筑中,杉木多用于厅堂及亭台楼阁木结构中的柱子、桁条、椽条、望板楣檐、勒望条等。
2. 松木:松木在古建筑中用的不太广泛,一般柱、梁、枋、桁等都不用松木做,但因其硬度好于杉木,常用于一些草架部分和一些轩内的弯椽与草望板上。
3. 粟木、榉木:这两种木材材质坚韧,常用于古建筑中的承重构架上,如开间的骑门梁、进深的大梁、花篮厅的花篮大梁及转角梁垫、柱眼门木梢等。
4. 柏木:柏木常用作装修(或小木作)及槛、实拼门中的木梢、过墙板上的插横板,工具中做木锤,瓦工中的罗谷抄板,也有用来做扁做大梁的。
5. 香樟:香樟常用做弯椽,弯件转角和木雕件如楼梯转角扶手、佛像、美人靠(吴王靠)的脚料、花板、斗拱昂等。
6. 黄花梨:黄花梨木与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备受喜爱。黄花梨木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
7. 紫檀:紫檀木在明清两代被皇室垄断使用,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紫檀木性能优秀,使用寿命长,具有防虫耐腐的特性,木性稳定,不易变形。
8. 鸡翅木、铁力木:这两种木材也常用于古典家具制作,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9. 金丝楠木:金丝楠木被誉为“百木之王”,因其色、香、性能综合得分最佳而备受推崇。金丝楠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允许随意砍伐。
总之,中国古建筑常用的木材种类繁多,每一种木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为古建筑的美观和实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