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政策有哪些

15菠萝奶茶时间:2024-07-03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政策主要包括国家立法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照顾制度化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老年社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构建了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首先,国家立法保障老年人的正当权益。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老年人的尊重、赡养和保护。例如,《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第45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此外,《刑法》、《民法》、《婚姻法》、《劳动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也都有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

其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保障。各地设立生活最低线,使贫困老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同时,提出了“养为结合,以为保养,发挥家庭和社会养老两个功能”的方针,逐步实行和完善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普遍开展了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的活动。

第三,医疗照顾制度化。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方便和服务,包括老人看病三优先(即优先挂号、优先看病、优先取药);设立老年病医院和门诊部;开设家庭病床;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等。

第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上海等城市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试点城市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框架体系,包括评估、服务、管理等多个环节。通过试点探索,上海的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保障了失能老人得到基本服务,推动了医改和健康上海建设。

总之,我国老年社会工作政策在立法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照顾制度化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