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电子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电子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它的真正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此之前,虽然电学和电磁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19世纪末的电磁感应和无线电波的发现,但电子工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形成还远未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线电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为电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电子工业的真正起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需要促使各国加快了对电子技术的研发,用于雷达、通信、导航和武器系统等领域。这一时期,晶体管的发明(1947年)标志着电子工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使得电子设备更加小型化、高效能。
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科技的进步,电子工业迅速发展。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工业的进步,开启了集成电路时代。随后,计算机、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日益广泛,电子工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电子工业经历了快速的增长期,尤其是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加普及和高效。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工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虽然电子工业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晶体管发明和集成电路技术突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