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府始建于哪一年

登州府始建于唐朝武德4年(621年)。
登州府,作为中国历史上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划,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历史档案文献记载,登州府的设立始于唐朝武德4年(621年)。这一行政区划的建立,标志着古代山东地区地方行政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形成。
登州府地处山东半岛一带,其行政区划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唐朝时期,登州府实行州、县二级制,下辖文登、观阳两县,以文登为治所。随着时间的推移,登州府的管辖范围和治所也发生了变化。
在五代时期,登州府沿袭了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在唐朝初期,全国设有州360个、县1557个。在唐朝鼎盛时期,山东地区至少划分为14个州,80多个县,构成了现代山东行政区域的框架。在唐高祖设立登州行政区划时,领文登、观阳两县,以文登为治所。
登州府在历史上的沿革过程中,不仅见证了山东地区的发展,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登州升格为府,并设立了登州卫,城池也开始扩大。在明朝中后期,这里成为防范倭寇侵扰的沿海军事要地。
登州府虽然已经不再存在,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仍然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通过研究登州府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历史文化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