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贫困地区专项计划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是指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民生改善困难等问题,专门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一计划主要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民生保障不足的地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扶贫: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传统产业,以及旅游、文化、电商等新兴产业。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民生保障: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确保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4. 人才支持:加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 政策扶持:制定一系列针对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6. 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的扶贫格局。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累计脱贫9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0.2%下降到1.7%。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的实施。
总之,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是我国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实施这些计划,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