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汇票分哪两种

承兑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承兑汇票是一种票据,它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通常用于企业间的短期资金周转。在中国,承兑汇票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1. 商业承兑汇票:这种汇票是由企业或个人(出票人)签发,由另一企业或个人(承兑人)对指定日期支付的款项进行承兑的一种票据。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通常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债务人,而出票人通常是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风险较高,因为其承兑人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汇票的兑付能力。
2. 银行承兑汇票:这种汇票是由企业或个人(出票人)签发,由银行(承兑人)对指定日期支付的款项进行承兑的一种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的信用风险较低,因为银行作为承兑人,其信用状况远优于企业或个人。银行承兑汇票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信用度,因此更受市场青睐。
承兑汇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中国,当时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一种赊销手段在上海市场流行。随着时间的发展,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逐渐成为企业间资金周转的重要工具。在1932年,国产搪瓷营业所成为第一个发行商业承兑汇票的企业,标志着商业承兑汇票在中国的正式出现。而在1930年底,上海交通银行开始推广商业汇票,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雏形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承兑汇票的两种类型各有特点,商业承兑汇票适用于企业间直接信用交易,而银行承兑汇票则更适用于需要银行信用保证的交易。两种汇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间的资金流通和信用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