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立项的项目政府都能审批吗

不一定,发改委立项的项目也需要符合相关审批流程和要求。
发改委立项的项目并不代表政府都能直接审批。在中国,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发改委立项的项目通常涉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
然而,即使是发改委立项的项目,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流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环节:
1. 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单位需对项目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背景、市场需求、技术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
2. 项目建议书:根据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结果,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交给发改委。发改委将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评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3. 专项规划与行业政策:发改委将根据国家相关专项规划和行业政策,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论证。
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建议书通过后,项目单位需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详细阐述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5. 国家级审批: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项。立项后,项目将进入国家级审批阶段。
6. 地方级审批:在国家级审批通过后,项目还需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地方级审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使用、规划许可等。
7. 项目实施:在所有审批手续齐全后,项目方可进入实施阶段。
由此可见,发改委立项的项目虽然具有较高的国家战略地位,但仍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政府审批的目的是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利益。因此,并非所有发改委立项的项目都能直接获得政府审批,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