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是怎样的?

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旨在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促进城市化进程。政策涵盖了改造范围、补偿方式、资金支持、土地政策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以下是对政府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具体介绍:
1. 改造范围:棚户区改造主要针对城市、林区、垦区、煤矿等地区的危旧房屋。改造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城市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国有垦区危房、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等。
2. 改造方式:棚户区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货币补偿:政府向被征收人支付一定金额的货币补偿;
产权置换:政府提供与被征收人原有房屋面积相当的新房;
既拿钱又拿房:政府支付货币补偿,并提供与被征收人原有房屋面积相当的新房。
3. 资金支持:政府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棚户区改造:
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土地储备中心对危房棚户区土地实行收购,以净出让方式供地;
安置房住宅用地划拨:改造后的房屋纳入产权产籍管理,办理商品房房照;
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安置房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营、服务性收费按最低限下浮50%收取。
4. 土地政策:政府采取以下土地政策支持棚户区改造:
净地出让:土地储备中心对危房棚户区土地实行收购,以净出让方式供地;
安置房住宅用地划拨:改造后的房屋纳入产权产籍管理,办理商品房房照;
商服用地租赁供地:商服用地实行租赁供地。
5. 其他政策:政府还采取以下政策支持棚户区改造:
税收优惠:安置房房屋拆迁补偿契税先缴后返;
配套管网建设:电业、热力、供水、排水、燃气等部门应按规划要求无偿同步建设至小区红线;
行政手续办理: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同步办理相关手续,保证项目的开竣工时间。
总之,政府棚户区改造政策旨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促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多种方式的改造,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