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有多少毕业生参加

黄埔军校共办了21期,培养了超过3万名毕业生。
黄埔军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一所军事学校,旨在培养革命军事人才。黄埔军校的成立,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埔军校共办了21期,从1924年的第一期开始,直到1937年的第二十一期结束。每期的时间长度不一,一般为一至两年不等。
在黄埔军校的招生过程中,吸引了大量有志于革命事业的青年。第一期招生时,报名人数就达到了8000多人,最终录取了500多人。随着黄埔军校声誉的不断提高,后来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
以下是黄埔军校各期的简要情况:
第一期(1924年):共录取50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学生有蒋介石、周恩来、叶剑英等。
第二期(1925年):共录取800多人。
第三期(1926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四期(1926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五期(1927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六期(1927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七期(1928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八期(1928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九期(1929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期(1930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一期(1930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二期(1931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三期(1932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四期(1933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五期(1934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六期(1935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七期(1936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八期(1937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十九期(1938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二十期(1939年):共录取1000多人。
第二十一期(1941年):共录取1000多人。
据统计,黄埔军校共培养了超过3万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在国共两党的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