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的特点

电厂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电厂脱硫技术主要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它们在脱硫效率、运行成本、设备投资、环境影响等方面各有特点。
首先,湿法脱硫是较为传统且广泛应用的技术。其特点包括:
1. 脱硫效率高:湿法脱硫通常能够达到90%以上的脱硫率,适用于大型燃煤电站的烟气脱硫。
2. 反应速度快:由于是气液反应,脱硫过程反应迅速,处理量大。
3. 脱硫添加剂利用率高:如使用石灰作为脱硫剂时,Ca/S比例达到1时即可达到90%的脱硫率。
4. 操作简单:传统的湿法脱硫工艺条件中,反应温度在300到400摄氏度之间,工艺较为成熟,易于操作。
然而,湿法脱硫也存在一些不足:
1. 废水处理问题:湿法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需要进行处理,处理成本较高。
2. 初投资大:湿法脱硫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3. 运行费用较高:湿法脱硫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4. 烟气再加热:由于脱硫过程的反应温度低于露点,脱硫后的烟气需要再加热才能排出。
相比之下,干法脱硫具有以下特点:
1. 能耗低:干法脱硫技术能耗较低,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2. 除硫效率高:与湿法脱硫相比,干法脱硫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脱硫率。
3. 处理量大:干法脱硫设备能够处理大量的烟气。
4. 硫酸钙产品可回收利用:如使用钙基固定床干法脱硫技术,产生的硫酸钙产品可以回收利用。
5. 适应性强:干法脱硫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燃料的脱硫需求。
干法脱硫的不足之处在于:
1. 设备投资较高:与湿法脱硫相比,干法脱硫系统的设备投资较高。
2. 操作复杂:干法脱硫系统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3. 需要考虑燃料特性:不同燃料的烟气成分不同,干法脱硫技术的适用性需要根据具体燃料特性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电厂在选择干法脱硫还是湿法脱硫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脱硫效率要求、经济成本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以选择最合适的脱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