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终止日期如何确定

27江山此夜寂时间:2024-07-04

劳动关系的终止日期是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结束的时间节点,其确定通常基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劳动合同到期: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即劳动合同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自然终止。在劳动合同到期前,双方可以协商续签新的劳动合同,否则劳动关系即告终止。

2.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当劳动合同尚未到期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终止劳动关系的日期。

3. 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终止日期通常为用人单位作出决定之日或满足法定条件之日的次日。

4.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如试用期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终止日期通常为劳动者提前通知的期限届满之日。

5. 劳动合同被依法宣布无效或部分无效:如果劳动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采取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等情形被宣布无效或部分无效,无效部分的劳动合同自始无效,终止日期为劳动合同订立之日。

6. 用人单位破产或解散:当用人单位因破产、解散等原因无法继续经营时,劳动关系也随之终止。此时,终止日期通常为用人单位破产或解散的法定程序终结之日。

无论哪种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双方协议,办理相应的手续,如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等相关费用。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应出具书面证明,证明书中应包含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日期、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要素。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