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概念

17南栀向暖时间:2024-07-06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归功于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朗格朗在其著作《终身教育引论》(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中,于1965年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一个涵盖人的一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教育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包括了工作、休闲、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朗格朗强调,终身教育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旨在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持续需求。

在朗格朗看来,终身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全民性:终身教育面向所有人,不分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等,强调教育机会的均等。

2. 连续性:终身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

3. 全面性:终身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包括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4. 自主性:终身教育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鼓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5. 社会性:终身教育强调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认为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的进步。

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念对全球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推动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终身教育也促进了教育体系的完善,使得教育内容更加多样化,教育方式更加灵活,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在中国,终身教育的理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总之,保罗·朗格朗首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概念,为全球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