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资管理的难点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诸多难点,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不足、管理基础薄弱、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村级集体收入管理不够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以及民主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农村三资管理,即对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的全面管理,是我国农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三资管理面临着诸多难点,具体表现如下:
1. 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一些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三资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认识不足,认为三资管理只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缺乏对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 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部分农村地区台账登记不完善,村集体资金、资产、账目不符,资源底子不清,管理不规范。此外,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账务处理五花八门,票据不合规等问题普遍存在。
3. 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一些村集体资产收益没有实行收支两条线,资产收益使用无计划,有钱就用,用完为止。这导致资产收益管理混乱,无法有效发挥资产效益。
4. 村级集体收入管理不够规范。为了方便用钱,部分村庄将经手收取的资金不及时缴入收入专户,坐收坐支,报账时只有一堆发票,会计服务中心只能被动记账。
5. 民主管理不规范。部分村庄没有定期召开民主理财小组例会,财务公开随意性大,公开内容不具体,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村级财务公开。
6. 基层监管不到位。一些村委会在三资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存在意识形态僵化、管理官僚化、监管失控等问题。
针对上述难点,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让农村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到三资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2. 完善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台账,做到资金、资产、账目相符,对村集体资源进行详细登记,确保资源底子清晰。
3. 规范资产收益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定资产收益使用计划,确保资产收益合理利用。
4. 规范村级集体收入管理。及时将资金缴入收入专户,加强报账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
5. 规范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民主理财小组例会,规范财务公开,提高村务透明度。
6. 加强基层监管。完善村委会建设和选举、考核、监督机制,培养和选拔管理和监督人才,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总之,农村三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农村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管理中的难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