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如何形成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来获取更多的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形成剩余价值的过程。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获取剩余价值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依赖于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劳动,即工人为资本家无偿劳动的时间。以下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过程:
1. 工作日的确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作日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组成。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工人为维持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2. 延长工作日: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会通过各种手段延长工作日。这包括直接强制工人加班、减少休息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等。
3. 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随着工作日的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也随之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是工人为资本家无偿劳动的时间,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4. 剩余价值的形成:当剩余劳动时间增加时,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随之增加。资本家通过占有这部分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的增殖。
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同时,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进一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
总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来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