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有哪些

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主要包括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以及企业预计无法收回该资产的成本。
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1. 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当企业评估其持有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需要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回收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使用中获得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中的较高者。
2. 市场条件变化:如果市场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资产价值严重下跌,企业可能需要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 技术或法律变化:例如,技术的进步导致资产过时,或者法律变化导致资产使用价值下降,企业也可能计提全额减值准备。
4. 资产性能下降:如果资产的性能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而显著下降,导致预期收益减少,企业可能需要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5. 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对相应的应收账款计提全额减值准备。
6. 长期投资减值: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投资,如果企业判断投资单位财务状况恶化,预期无法获得投资回报,需要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处理资产减值损失的方法,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