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什么时候开通的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主要集中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即公元605年至610年。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文帝和隋炀帝时期的一项重大工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隋朝统治者决定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运河,以解决物资运输问题。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这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济渠的西段从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这一段工程使得漕运的干道得以形成。
接着,在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从而连接了北方地区。
随后,在公元610年,隋炀帝又开凿了江南运河,由镇江引江水经常州、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进一步扩大了运河的网络。
至此,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形成了全长约2700余公里的水道系统。这条运河西接大兴(即长安),南通余杭,北通涿郡,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