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奶巴氏杀菌是什么意思

24红细胞时间:2024-07-03

鲜奶巴氏杀菌是一种牛奶杀菌方法,通过在较低的温度下对牛奶进行加热处理,杀灭有害微生物,同时尽量减少对牛奶中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的破坏。

鲜奶巴氏杀菌是一种传统的牛奶杀菌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较低的温度来杀灭牛奶中的有害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以确保牛奶的安全饮用。这种方法最早由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因此得名“巴氏杀菌”。

在巴氏杀菌过程中,牛奶通常被加热至60至65摄氏度,并保持这一温度约30分钟,或者加热至72至75摄氏度,并保持约15至20秒。这样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地杀灭牛奶中的病原体,同时由于温度相对较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牛奶中活性蛋白、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的破坏。

巴氏杀菌的牛奶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低温巴氏杀菌,即上述的60至65摄氏度加热30分钟或72至75摄氏度加热15至20秒的处理方式,这种牛奶的保质期较短,通常在冷藏条件下只能保存几天;另一种是超高温瞬时杀菌(UHT),虽然也称为巴氏杀菌,但实际上其温度高达135至150摄氏度,加热时间仅为几秒钟,这样可以杀死几乎所有微生物,保质期可以延长至几个月,但营养成分的保留相对较低。

选择巴氏杀菌的鲜奶,尤其是低温巴氏杀菌的鲜奶,可以使得消费者在享受新鲜口感的同时,也能摄入更多的活性蛋白和营养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这些成分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积极作用。因此,对于注重营养健康和追求新鲜口感的消费者来说,巴氏杀菌鲜奶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